0.33平方公里,肖家河街道興蓉社區的區域面積。這裡分佈著多個院落、數千戶家庭,在興蓉社區黨委書記王亞西的眼裡,“0.33平方公里”就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興蓉社區是一個老社區,然而用街坊們的話來說,這裡散髮的和諧氣息,有著深厚的鄰裡親情。而這些,都不得不提及12年如一日,如不停歇的陀螺一般,用無聲行動書寫“一切為了老百姓”深厚情懷的社區書記王亞西。
  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次”
  “民意訴求是與時俱進的,社區工作需要聆聽群眾的聲音,需要創新”
  “李伯,院落自行車停放問題調解後,最近情況如何?”“張孃,這幾天天氣變化大,早上晨練多加件衣服。”……4月25日,和平常一樣,王亞西早上8點就出了家門,在上班沿途就開始民意問詢。對她而言,工作不是朝九晚五,手機24小時保持開機,只要有需要,鄰裡街坊一個電話,即便是深夜,王亞西也是義無反顧地鞋子一換就出門。
  初來興蓉社區的那年,王亞西39歲,如今12年過去了,很多當年的孩童已為人父母。不變的,是不忘初衷“一切為了老百姓”的情懷;改變的,是一次次基層社區服務的創新與突破。
  “社區工作千條線,我們要做的,真的很平凡,也很平常,就是要讓線不打結。”在基層社區服務創新中,王亞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實幹派”。12年裡,王亞西和她的團隊試水了多項社區管理與服務基層的“第一次”。
  第一次,創新基層治理機制,建立社區“三三制”社會治理結構;第一次,推行“和諧家庭”、“和諧院落”評選活動,提升區域和諧;第一次,試水全國首例“院落有公章”;第一次,以“三駕馬車”為軸心“拉動”社區居民自治……“民意訴求是與時俱進的,社區工作需要聆聽群眾的聲音,需要創新。”在諸多“第一次”中,王亞西感觸最多的是“院落公章”的試水。
  為努力創新社區院落自治,興蓉社區創造性地給每個院落製作了一枚“院落公章”,將就業、低保、住房保障申請評議等數十種社區證明材料認證權限下放給院落議事會,還賦予院落收集民情民意提議權、自治事務決議權等,該社區由此而成為全國首個有“院落公章”的社區。
  “這枚公章其實是群眾民意共識的最直接體現。”然而,在推進之初,由於沒有前例可借鑒,王亞西和她的團隊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沒有經驗可以參照,我們就挨家挨戶地發問卷、做調查,對原有方案進行修改。”王亞西告訴記者,如今,這枚直陳民意的“院落公章”,已能用於親屬關係、婚姻關係、收入情況、就業情況、低保評議、住房保障申請評議等民生事項的前置審批,使用過程中要接受基層群眾以及街道、社區的監督。“院落公章”獲得了群眾的高票認同,但讓王亞西感慨最深的,則是老百姓不斷升溫的社區院落事務參與度。
  “雷打不動”的例會
  已經運行幾年的社區問題分析會,成為了聆聽群眾聲音的一線平臺,其民生問題辦結率一直都保持在98%以上
  在興蓉社區,有個“雷打不動”的例會——社區問題分析會。作為社區“三三制”零距離直面老百姓的平臺,每周分析會上,只談問題、談解決方案,能辦的立即辦,不能辦的限時拿出辦法。這個已經運行幾年的問題分析會,因其能辦事、快辦事,成為了開門納言、聆聽群眾聲音的一線平臺;而這個平臺的民生問題辦結率,一直都保持在98%以上。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王亞西心裡,民意就是衡量工作的唯一尺子。12年裡,這把尺子不斷地延伸出為群眾服務的廣度與深度:她曾經在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組建註冊成立“興蓉便民服務公司”,推薦引導失業人員340餘人謀出路;她曾經幫助5名刑滿釋放人員重新就業,讓兩個面臨婚姻破裂的家庭重獲溫暖,1名失足青年戒毒成功;她曾經成立“愛心幫扶小組”,幫助1名都江堰受災女大學生完成大學學業……
  去年11月,作為成都市社區社會組織建設“三社互動”社區社會管理綜合改革社區試點單位之一,興蓉社區迎來了市民政局專家組的考評驗收,最終獲得成都市“三社互動”社區社會管理綜合改革社區第一的榮譽。
  “三社互動”即社區、社團、社工互動,是民政部在全國推行的一種新型的社區治理模式。在興蓉社區0.33平方公里的區域里,這樣的新型社區治理模式正得到生動地註解。
  眼下,在王亞西和她團隊的多方奔走之下,興蓉社區已成功孵化培育出“晚霞驛站助老惠民文化服務中心”、“興蓉服務社”兩個社會組織。與此同時,這兩個社會組織還“衍生”出數十個專業服務組織,服務範圍涵蓋了水電維修、電器維修、老年維權、文化娛樂等,而在“一盤棋、同協力”的參與模式下,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參與到社區志願服務的陣列之中,成為社區服務志願者。
  “這是今天承接的第三個活兒。”採訪這天,正逢“康師傅維修隊”在院落維修化糞池井蓋,維修隊領隊康紀勇是一名下崗工人,言及眼下的工作,康紀勇感慨萬端,“社區為我們搭的這個平臺,既能為街坊鄰居排憂解難,又能給像我們這樣的低收入家庭提供新收入來源,幹活也帶勁。”
  有了“康師傅維修隊”,社區各個院落小修小補的事就有了專業隊伍,房屋防水、修剪枝葉、管道疏通……自去年成立以來,“康師傅”已經接了幾十個維修項目。“價格比在外面請工人維修要實在許多,同時能為街坊帶來收入,這個群眾服務平臺辦得好,一舉兩得。”社區群眾交口稱贊。
  王亞西探索的基層服務模式,其根本是將“民生”緊貼“民意”,讓社區服務不僅僅停留於單向的“輸血”式給予,而是通過機制的創新,讓各方民意訴求實現一個平臺的整合,從而實現“1+1>2”的聯動效應,讓社區可持續發展。
  化療時“一個人的戰鬥”
  被診斷出橫結腸惡性腫瘤後。王亞西給老公交代的第一句話竟是“不要給街坊鄰居說,免得他們擔心。”
  事情發生得很突然。2011年10月,經檢查王亞西被診斷患有嚴重的橫結腸惡性腫瘤。突如其來的診斷結果,讓王亞西有些猝不及防。稍稍平靜下來,王亞西給老公交代的第一句話竟是“不要給街坊鄰居說,免得他們擔心。”
  年底的兩個月,往往是社區最忙的時候。帶病堅持工作兩個月後,王亞西才悄悄前往醫院,進行了手術並接受化療。“好幾天沒看見王書記了,她到哪兒去了?”最終消息還是不脛而走,在打聽到王亞西病情之後,很多社區居民們自發到醫院看望並給她加油打氣。
  “當時,診斷出來前的幾個月,就聽說她身體不適,那段時間她太忙,沒去檢查,最初還以為是小病。”雖然手術過去已有兩年多,但每提及王亞西的健康,湯婆婆就一臉心疼——在她和居民群眾的眼裡,王亞西早已親如家人。
  而最讓湯婆婆感慨的,是術後首次化療當天,大院舉行迎春晚會時,王亞西的丈夫帶著揚琴,在晚會上的“突然”出席。“在做手術之前,我們就約定好了,迎春晚會上叫我丈夫為晚會做揚琴伴奏,沒想到當天我會躺在醫院,但約好的咱就不能改。”當晚7時,躺在醫院化療室的王亞西開始上藥,化療過程讓她疼痛難忍。而此時,婉轉的揚琴聲如期在社區院落悠揚響起,丈夫在第一次化療時的“缺席”,反倒讓王亞西踏實……
  術後第一次化療“一個人戰鬥”,王亞西談及自己的決定,顯得雲淡風輕。“興蓉社區是我相守了10多年的家,群眾的事兒,就是家裡的事兒,因為我自己也在收穫,收穫的是社區老百姓發自內心的信任與關愛。”
  在王亞西的心裡,老百姓的事兒比天大,她曾推薦給同事們一首歌,名叫“一切為了老百姓”。歌詞如同她的心跡與行動:有一句話兒要牢記在心中,我們都來自老百姓,我們就該為你多做些事情,為了你的工作,為了你的家庭,為了這好生活,更舒心更穩定……
  本報記者 繆琴 攝影 馬丁  (原標題:“社區工作千條線,就要讓線不打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jtknrcoslwz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